股票代码

688016.SH

中国,福州——2018年4月12日-15日,第七届盘古大血管论坛在福州召开。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始创于2009年10月,是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血管疾病领域的学术会议。本次会议,众多国内心脏大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分享和探讨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心脉”)积极参与本次大会并协办了其中的中青年论坛。


 在中青年论坛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赖颢教授就“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的应用”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在CRONUS术中支架的基础上,增加了侧支及胶原蛋白涂层人工血管,避免了因深度游离左锁骨下动脉带来的神经、血管损伤,术野干净,吻合更加方便且节省时间,出血风险更小,体外循环时间也更短。来自福建省立医院的王韧教授就“Castor®分支型支架治疗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主题作了发言。他通过复杂B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分享指出,当夹层已经累及LSA,健康锚定区不足时,使用Castor®分支型支架可将健康锚定区向前拓展,且分支一体化重建LSA,可以避免Ⅰ型和III型内漏。

 

        A型主动脉夹层曾被视为心血管外科的魔咒,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起病急,疾情险,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A型主动脉夹层约有90%的患者在发病一周内死亡,只有手术治疗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传统手术方法需要进行两次开胸手术,患者受到的创伤极大,手术死亡率较高。15年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孙立忠教授与微创®心脉合作研发的国际首创CRONUS™术中支架成功上市,孙氏手术就此创立。从此,急性主动脉夹层这一魔咒得以破解,相对标准的术式和显著降低的死亡率与并发症使孙氏手术得以迅速普及,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在中青年论坛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郑军教授回顾了孙氏手术演变历程,他表示,孙立忠教授根据我国主动脉疾病的形态学特点,在与微创®心脉合作研发的CRONUS™术中支架的基础上,开创了四分支人造血管替换和支架象鼻术。孙氏手术的创立显著提高了胸主动脉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推动了手术普及,使更多患者受益。

 

        会议期间,“微创®心脉”和德达医院还联合举办了孙氏手术15年庆典暨颁奖仪式,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专家进行了表彰。CRONUS™术中支架和孙氏手术的诞生使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死亡率由20%降至5%以下,术后假腔闭合率由40%提高至近100%,术后再次手术率由30%降至10%,这种方法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彻底改写了我国主动脉夹层手术长期效仿国外的历史。

 

        孙立忠教授指出,孙氏手术应用了经典的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它可以提高假腔闭合率,患者的长期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二期手术的比率会明显下降,即使患者需要进行二期手术,由于有了支架象鼻,二期手术得到了简化,从而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春生教授表示,CRONUS™术中支架在十几年间已应用于上千例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8年的15年间,CRONUS™术中支架的使用量突破了三万条,孙氏手术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推广。

 

        在本次庆典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获得了“孙氏手术突出贡献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获得了“孙氏手术创新应用奖”。目前,孙氏手术和CRONUS™术中支架以其在临床中的优异表现获得了国内外医生的一致好评,已成为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标准术式。

 

        微创®心脉总裁苗铮华表示:“CRONUS™术中支架上市15年来,在孙立忠教授和国内外心血管专家的带领下,为简化大血管开放手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做出了很多贡献。作为一家致力于开发和生产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术中支架系统、大球囊及周围血管支架等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微创®心脉也将继续秉承不断自主创新的研发理念,一如既往地坚持与临床专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努力探索并研发更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技术与产品,为我国大血管外科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发展贡献力量。”